7月24日,“创势纪·无线直播间—苏皖区域无导线起搏器手术演示”在线上举行,苏州九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雁鸣参与手术演示,助力提升区域心血管病防治水平。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蒋廷波主持,汇聚了一大批专家教授开展手术演示和线上探讨,通过学术交流积极推动苏皖地区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早在2021年,苏州九院心血管内科就积极引入和开展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我区首家成功独立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雁鸣是我区首位独立无导线起搏器术者,目前已成功独立植入近30例,受益人群大多为高龄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接受手术时已经103岁。
近几年,苏州九院积极参与国内、省内关于“无导线起搏技术”的各类交流会,学习国内**医学成果,更新心脏起搏领域无导线起搏技术的**进展,为区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助推区域心血管防治的高水平发展。
无导线起搏器,代表心脏起搏领域**技术。无导线起搏器(Micra),俗称胶囊起搏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小最轻的起搏器,直径6.7mm,长度25.9mm,重量仅1.75g,是国际前沿的先进起搏技术。虽然小,但其电池续航能力强,工作寿命长达12年,植入后还可以接受1.5T/3.0T核磁共振检查。患者无切口、无伤疤、无凸起、无束缚,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看不见的起搏器,就像默默守护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健康的“隐性保镖”。
这一技术的成熟推广,对区域患者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植入心脏起搏器主要针对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传统的心脏永久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医生通过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起搏器电极导线送至右心房或右心室,在患者胸前区胸大肌处制作与起搏器大小合适的囊袋,以容纳脉冲发生器。无导线起搏器不同于传统起搏器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使用导线将脉冲发生器连接到起搏电极上。相反,它将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集成在一起,以微缩胶囊的形式直接植入患者的心腔内部。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优势:
创口小、风险低: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采用微创方法,无需开刀,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减少并发症:由于无需导线连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减少了局部出血、血肿、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可以迅速恢复日常活动,无需担心导线对日常生活的限制,术后恢复情况也相对传统手术方式更加良好。
兼容1.5T/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等功能。
适合人群:
1.特殊疾病人群:比如囊袋感染、静脉闭塞等。
2.特殊职业人群:比如运动员、舞者等。
3.追求美观人群:不想在胸前留下疤痕囊袋。
4.合并其他复杂疾病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比如肺气肿、血液透析等。
5.高龄患者:植入传统起搏器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6.青少年:传统起搏器在体内的导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且由于身高的增长,导线会受到拉扯可能会损伤。
随着无导线起搏技术的推广,起搏器植入迈入“无导线”时代。
专家简介
吴雁鸣,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现为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无创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康复与中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衰学组成员,苏州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女性学组副组长,苏州医学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吴江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完成国家级和苏州市级课题4项,发表SCI、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等专业论文20余篇。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心内科危重症的抢救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全天(心血管内科专家门诊、冠心病介入门诊)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